法国时高蓄电池工艺要求
锂电池行业有望迎来整合潮
工信部拟对锂离子电池实施准入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秦虹
锂离子电池行业将迎大考。近日,工信部发布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拟对锂离子电池生产实行准入,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并通过规定企业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等条件,以避免行业“散、小、乱”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利于锂电池行业加快优胜劣汰,加速行业整合。
事实上,锂电池行业并购重组热潮已经乍现。2014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包括众和股份、新宙邦、佛塑科技、深桑达、天赐材料等逾5家锂电材料因筹划收购资产等事项相继停牌。此外,锂电池这一新兴产业也已成为一些传统行业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或将建立锂电池行业准入门槛
据中国电池网CEO于清教透露,2014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总产值接近400亿元,产业格局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出现新亮点,而下半年国内锂离子电池及关键材料产量也在稳定高增长,行业年总产值有望突破900亿元。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为500亿元,可见爆发式增长态势明显。
虽然行业整体表现抢眼,但具体到相应的企业,却是冰火两重天。在一些锂电池企业宣称产品供不应求的同时,另一些企业却面临产能过剩的窘境。天津力神、比克电池等企业去年的业绩报表并不好看。“这些企业投资规模大成本高,产能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经营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此外,很多企业生产的电池规格很多,但市场真正需要的规格型号较少,需求面较窄。”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
有专家分析认为,这种“产能增长”与“产能过剩”的市场,不仅需要企业进行转型,更需要政策之手进行规范调整。此次意见稿的发布,正是为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引导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此次意见稿中明确了锂电子电池生产准入的主要条件,包括产能规模、工艺要求、质量等方面。其中在产能规模方面,规定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质产能不低于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
此外,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该意见稿拟于2015年开始实施,管理的范围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上下游企业,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含电解质)、电池等企业,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得设立。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池行业研究员表示,如果该意见稿正式实施,将竖起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门槛,从生产技术、设备、环境等方面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从而提升锂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此外从生产规模等方面设限,以改变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的现状,引导行业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亟待摆脱散小乱问题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4年第二届中国 (成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就有业内人士预计,锂电池产业经历了持续的投资热潮,2014年开始进入资产充足、行业洗牌阶段,即将到来的2015年这种企业间的重组、并购将更加频繁。
目前,中国锂离子电池相关生产企业已近2000家,但大部分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较低,产品技术含量和企业生产规模较低,主要占领价格低廉的低端产品,而一些高端材料、关键制造设备高性能动力电池市场主要被少数锂离子电池生产强国所占有,产业“散、小、乱”趋势明显,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开始出现。这样不仅形成恶性竞争态势,也严重影响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意见稿中对上述方面亦有规定,对未满足规范条件的企业及项目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本规范条件的要求。
国轩高科公司总经理方建华表示,相关部门不会竖起审批机制,出台类似汽车生产资质的管理措施。但会在技术上、标准上设置一些门槛,以避免大量规模小,水平低的动力电池企业进入市场,同时,政府会加强市场监管,加大对电池企业的安全和质量检查。这符合政府“既不要越位也不能失位”的定位。
下一篇:法国时高蓄电池与电池技术合作
相关信息
- 【STECO时高】铅酸蓄电池好坏的综合测试方法有哪些?[2023-07-03]
- 蓄电池保养得好,爱车启动无烦恼![2023-07-03]
- 如何极致发挥叉车蓄电池的循环次数[2023-07-03]
- 【STECO时高】蓄电池有那些专业术语2[2023-07-03]
- 【STECO时高】蓄电池有那些专业术语1[2023-07-03]
- 【STECO时高电池】蓄电池充电时的要求,检修与维护攻略[2023-07-03]